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蓬勃发展以及中央周边工作会议精神的引领下,为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云南省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的战略需求,4月7日至13日,校长杨桂红率学校教育管理团访问泰国、马来西亚,在合作办学、学术交流、科学研究、师资培训、学生培养、文化交流等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学校国际化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多元学术交流,共探前沿领域
在学术交流方面,代表团与各合作方进行了深入探讨。4月8日,代表团到访泰国朱拉隆功大学,与副校长德瓦里·萨拉查纳(Tewarit Sarachana),艺术学院、科学学院、国际事务与合作中心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举行会谈。双方就学术交流、科研合作、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为后续在相关领域的合作奠定了基础。

4月11日,与泰国清迈大学的会谈聚焦于新能源、生态环境等领域,双方达成了加强学术研究合作的共识,有望在这些前沿领域取得新的研究成果。清迈大学校长潘拉·斯里班迪蒙坤(Pongruk Sribanditmongkol),副校长坦亚努帕·阿南塔纳(Tanyanuparb Anantana)、披提蓬·约蒙坤(Pitipong Yodmongkol),国际发展中心负责人参加会谈。


深化合作办学,拓展合作领域
此次出访进一步深化拓展了海外合作办学。4月9日,清莱皇家大学校长宋猜·蒙泰颂(Sornchai Mungthaisong)、副校长派洛·敦纳空(Pairoj Duangnakhon)、副校长苏塔·克莱西万(Suthat Klaysywan)、校长助理纳塔蓬·桑提(Natthaphon Santhi),相关学院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谈。双方在深化原有合作项目的基础上,实质性探讨了“语言+”专业建设、新能源专业课程引入等合作内容。会后,双方举行汉语学习中心揭牌仪式,标志着楚雄师范学院在海外的第一个汉语学习中心正式成立。

4月13日,在马来西亚新纪元大学学院,校长莫顺宗致欢迎词、详细介绍了办学情况。杨桂红表达了我校与新纪元大学学院合作的意愿。我校与马来西亚新纪元大学学院签署了合作谅解备忘录,明确了联合培训师资、培养学生、硕士培养“双导师制”、联合东南亚学术研究、中文教学研究等方面的合作思路,标志着两校合作进入新阶段。

创新学生培养模式,拓宽实践渠道
在学生培养方面,代表团积极寻求创新合作模式。4月12日,杨桂红率团前往马来西亚文冬武吉丁宜华小考察交流。学校董事长陈亚斯致欢迎词,校长潘馥嫡全面介绍了楚雄师范学院学生2024年暑假实践情况及成效。代表团与马来西亚文冬武吉丁宜华小就进一步深化学生实习实训、拓宽文化交流渠道、扩大华文教育平台、多形式开展文化研修等方面达成合作意向。会后,双方共同举行楚雄师范学院实践教学基地揭牌仪式,文冬武吉丁宜华小正式成为学校在马来西亚的第一个国外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实践平台和丰富的学习体验。

加强师资培训,提升教师素养
在与各合作院校的交流中,楚雄师范学院积极推动师资培养合作。与朱拉隆功大学、清莱皇家大学、新纪元大学学院就师资培养进行了深入探讨,为教师提供了更多的海外培训和交流机会,有助于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国际视野。
推进导师互聘,优化人才培养
在与泰国朱拉隆功大学、清莱皇家大学,马来西亚新纪元大学学院的会谈中,双方探讨了互聘硕士研究生导师的合作事宜,有助于整合双方的优质师资资源,优化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搭建文化桥梁,扩大国际影响
此次考察交流以文化交流为纽带,进一步扩大了学校的国际影响力。与朱拉隆功大学等院校开展师资培养合作,为教师提供海外培训交流机会,为双方教师们深入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教育理念和社会习俗搭建了平台。清莱皇家大学成为学校在泰国的首个语言实践教学基地,为两国文化交流搭建了稳固的平台,不仅让泰国学生在学习中文的同时深入了解中国文化,也为中国学生了解泰国文化提供了契机,实现了中泰文化的双向传播。与马来西亚文冬武吉丁宜华小的合作,为学生提供了海外实践教学的机会,学生在实习中了解马来西亚多元文化,并通过武术、书法、民族乐器培训等展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
此次出访“两国、四市、五校”,楚雄师范学院实现了对外合作办学的新突破。新增合作院校2所,合作领域从学生培养拓展到学术研究,合作方式从本科层次延伸到硕士研究生层次,从短期合作转变为中长期合作,从“送出去”到“请进来”,促进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未来,学校将继续秉持开放包容的态度,继续加强对外交流合作,不断提升学校的国际化水平和综合实力,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供稿:对外合作交流处;初审:夭雄英;复审:王波;终审:马文军;编辑:冷梦娴)